广西大学雷德鹏教授莅临我校开展讲座《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现象学解析》

责编: 文玉、郭松 作者: 许丽芩 发布时间:2024-11-16 浏览量:72

雷德鹏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广西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任广西大学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负责人,兼任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自然辩证法研究》编委。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等国内权威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走出知识论困境之途》等学术专著4部、编著1部,6次获得省级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

 

11月14日晚,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广西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雷德鹏莅临我校,在西校区伦理楼107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现象学解析》的精彩讲座。

此次讲座旨在通过现象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现象,进一步揭示认识的本质和结构,为学生学习哲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讲座伊始,雷德鹏教授以什么是现象学为引言开启讲座授课。他简述了现象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其在当代中国哲学与文化领域的现状,并指出何为“认识的飞跃”。雷德鹏教授明确指出,“认识的飞跃”是人类思维从感性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具体实践的过程的辩证过程。是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关键步骤。他通过构造现象学的阐证,进一步揭示了“认识的飞跃”的实质和结构,指出认识是在归纳与直观的交互作用中不断生成的。

 

讲座过程中,雷德鹏教授还详细阐述了归纳法与“认识的飞跃”的关系。他表示归纳法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认识的飞跃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还与现场师生探讨了非逻辑模式,如想象、直觉等在认识飞跃中的作用,这些非逻辑因素同样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对认识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雷德鹏教授还指出了在人类“认识的飞跃”过程中,有着逻辑过程与非逻辑过程两种模式,并揭示了逻辑过程与非逻辑过程在整个“认识的飞跃”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正是这种融合,使得认识能够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实现质的飞跃。

讲座最后,雷德鹏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让师生了解人类认识的“两次飞跃”过程,深入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同时也为师生们揭示了一条从现象学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进路,鼓励北艺师生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更加注重对认识过程的深入分析和探索,推动马克思哲学现象学进路认识论的发展与创新。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引发了师生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哲学和认识论的浓厚兴趣。(黄美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