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3年中青年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的通知

来源:人事处 责编: 林晋佩 作者: 钟延明 发布时间:2023-12-18 浏览量:3605

 学校各部门、单位: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最新要求,学校决定委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组织开展2023年中青年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培训围绕“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政治素质、教育站位和国际视野为首要任务,以助力教师精于“五术”为关键着力点,通过师德建设、能力建设、教学创新、技术应用、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习,引导中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全面提升教学专业能力,不断追求教学卓越,以支撑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培训对象

各二级学院中青年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拥有讲师职称但尚未获得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已参加“2023年教研室主任核心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的中青年教师不用再参加本次培训。

培训时间

课程学习:2023年12月12日—2024年2月19日

四、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围绕思想政治篇、师德建设篇、教学能力篇、学术研究篇等课程模块进行学习(详见附件1)。

五、培训形式

培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www.enaea.edu.cn)平台组织实施。学员参加培训学习活动(操作方法详见附件2),账号为本人手机号,密码默认为654321。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也可以下载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随时登录学习(操作方法详见附件3)。

六、培训考核

本次课程学习以自主学习的形式为主,完成培训学时要求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所学学时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七、其他

1)请各二级学院安排专人组织本学院中青年教师完成报名。并于2023年12月11日前将填写好的“2023年中青年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报名表(附件4)”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beiyijf@163.com。

2)参培学员请于2023年12月12日前完成首次登录及密码修改任务。若登录时发现手机号码无法登录,请联系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钟延明老师。

 

 

附件:1.2023年中青年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课程列表

2.学员操作手册-电脑端

3.学习公社app操作手册-手机端

4.2023年中青年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报名表

 

                                                    人事处    

2023年12月7日    

 

 

附件1

2023年中青年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课程列表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主讲人

单位与职务

时长
(分钟)

(模块一)思想政治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九个坚持”重要论述

邓传淮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47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把握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巫志刚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综合研究处处长

121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

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 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教授

116

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顶天立地 久久为功 深化新教改 打造新形态 提高新质量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95

教育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王希勤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28

(模块二)师德建设篇

教师如何修身立德

潜心教书育人 共建师生命运共同体——教师责任的认知、认同与实践

 

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90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精神追求和能力提升

傅钢善

全国优秀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67

如何践行育人使命

教育教学实践与立德树人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92

“元素润人、师德育人、实践砺人”三重境界课程思政观

程湘爱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教授、全军优秀教师

96

 


(模块三)教学能力篇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学系统化设计的应用与实践

周屈兰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70

“学教并重”的课程教学设计创新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98

OBE理念在课程与教学中的落地应用

孙建荣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教授

112

大学课堂中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

101

课程思政能力

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

吴能表

西南大学教务处处长

105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的撰写与评审标准——以 “燃烧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

周屈兰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120

课程建设能力

一流课程建设模式创新与技术革命

李凤霞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44

科研反哺教学在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131

“三实三新”为特色的播音主持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

李颖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59

如何有效推进思政创新与落地实践——基于“思政+艺术+双创”模式的工作室建设探索与实践

牟子元

青岛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

52

在线课程DIY——硬件选择、软件应用、工具妙用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63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校未来课堂新生态设计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

43

(模块四)学术研究篇

教学学术能力

正确认识教学学术的内涵与本质

熊庆年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

41

教学成果的正确理解与认知

黄明东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24

科研学术能力

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例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

99

科研选题的策略与注意事项

李艳梅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29